20平左右的戶型在香港經常會簡單,這些戶型我們可以叫它「納米樓」,可以說這是一種夸張卻又貼切的說法!
本次分享的案例來自香港,陳先生和妻子買下了一間「納米樓」,它的面積僅有23平米,空間逼仄。但陳先生使用了「鈔能力」,用16.8萬將這套層高只有3米的小房子,改成了1室1廳1廚1衛1餐廳的舒適格局。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值不值!
推門進入家門后,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那條狹窄的玄關走廊。
老實說,雖然入口走廊的空間很窄,但充足的采光讓我眼前一亮。不僅是天花板上的主照明,還包括入口柜和衛生間門側的燈條,以減少納米建筑內的照明不足造成的黑暗感。
在左手邊,一套通頂門廊柜。上層的柜子用來存放家庭雜物,中間留有一個開放式的柜子,用來存放進出房屋時的物品。底部做成鞋柜,很方便。這對年輕夫婦換了鞋子,換了衣服。
進入房間后,發現餐桌和廚房已經形成了一體化的格局,只剩下通往客廳的過道。
陳先生說,之所以做這張四人餐桌,一方面是考慮到變形傢俱帶來的不便,另一方面是為了以后招待朋友和客人的時候有一張桌子一起吃飯。放這樣一張四人餐桌即占據了比較大的面積。
餐桌旁的樓梯扶手也采用了木質格柵,不僅讓光線穿透木條,視覺上也給人一種輕盈活潑的感覺。我個人很喜歡~。
一側的餐桌和開放式廚房融為一體,中間沒有任何隔斷或空間分隔。餐桌、內置冰箱、超迷你開放式廚房融為一體,非常和諧。
在這種納米建筑中,一般是不允許使用明火的,在陳先生夫婦的家中也是如此。電磁爐是嵌入在櫥柜台面上,而不是明火灶。工作台旁邊有一個小水槽和一個切菜區。廚房用具、瓶瓶罐罐,甚至洗衣機都存放在柜子里,讓廚房整潔有序。
層高3米,做了一個隔斷。這個隔板上的臥室直接安裝在客廳的正上方。
有一點要說,雖然客廳的樓層高度被削減了一半,但整個空間還是很明亮的。這也是由于原來家里的兩個大窗戶,一窄一寬,給室內帶來了充足的采光和通風。
客廳里的空間自然很緊湊、局促,但陳先生和妻子并沒有浪費半平方公尺。通過雙人沙發和按摩椅的組合,小客廳被裝飾成一個舒適的休息空間。在沙發或按摩椅上,想一想就好了。
沙發后面本來是一扇窗戶,但夫妻倆怕光線影響看電視,就在上面裝了窗簾。用隔斷框裝修后,客廳空間更加靈活實用。
哦,對了,電視墻是按照樓梯間和隔間的走向布置的。將電視機嵌入后,將存儲柜并排布置,豐富了納米建筑中的存儲空間。這些巧妙的儲物設計,我們稍后再談。
餐桌旁,窄窄的樓梯滿滿的都是細節。
上面提到的格柵式扶手我就不多說了。除了這樣的造型,實用性也不為過。樓梯的每一級台階和樓梯間的底部都是由抽屜或儲物柜組成,豐富而小巧。房屋式儲物空間。
樓梯兩側的扶手雖然很窄,但表面仍設有輔助照明條。當開啟時,它是家中的氛圍燈之一,明亮地照亮了整個納米建筑。燈光真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。
在我看來,這個納米建筑的關鍵點是客廳頂部的臥室。
對于很多4米或5米高的LOFT單元來說,3米的層高不值得一提,但對于這樣一個納米樓來說已經很好了。利用這樣的樓層高度,陳先生和妻子裝修了一間臥室,里面有一張雙人床。雖然不可能在上面站立行走,但一點也不影響
房子里唯一的空調和一台小型壁掛式電視都安裝在臥室里。除了空調直接吹在床上,可能有點冷和干燥,二樓臥室的布局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的。
床旁邊的窗簾其實是一扇通往客廳天花板的大窗戶,旁邊的扶手是透明玻璃做的,既保護了安全,又不影響采光,一舉兩得。
二樓臥室的書房可以說布置得非常巧妙。
利用天花板上的衣架和側柜的架子,這對夫婦在這里安裝了一張長長的書桌。他們通常坐在床沿,把腿放下來,把它變成一個舒適的臥室和書房,而不會占用太多空間。區域
陳先生和妻子有時候需要在家工作,或者玩游戲的時候,就經常坐在這間臥室的自習室里。雖然書桌有點窄,長得像吧台桌,但還是可以放一本筆記本或者在上面寫字畫畫的。還是很容易。
甚至在書桌旁多余的空間里,也做了一個小柜子,用來存放一些零散的小物件和文具。我真的很佩服這個細節的安排。
說起細節,就不得不提家里各種儲物區的裝修。各種各樣的儲物安排真是巧妙。
剛才提到的電視墻部分,連同樓梯間,被做成了大大小小的儲物區。有柜子和抽屜。大大小小的雜物都可以歸為一類。需要的時候,可以直接在柜子里翻找。取起來非常方便。
嵌在冰箱里的那套櫥柜,其實就是家里的一個衣柜。它從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,有三米高。里面有陳先生和他妻子的各種衣服。變得雜亂無章。
我差點忘了說衛生間,但我想簡單地提一下——衛生間布置成方形,玻璃浴室用來劃分干濕區。這樣看來,除了衛生間是個暗衛,其他一切都還好!
本文至此就分享到這里了,希望這套案例給大家一些參考。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,感謝閱讀!
-END-
免責聲明:文章部分文字、圖片、視訊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所提及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