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名妓,人們必會想到蘇州,而蘇州名妓以賽金花最為出名,賽金花嫁了洪鈞,做了狀元夫人,到了西洋,被人們封為「九天護國娘娘」。
這大概是「娼妓」這一行當最高光的時刻。大文豪劉半農曾為賽金花寫傳,那真是烜赫一時。
賽金花
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在清末蘇州的名妓中,除了賽金花,還有一個更加顯赫的名妓,她的名聲,至少在蘇州與賽金花不相上下,她的名字叫金鳳。
想來,金鳳之所以被人們遺忘,大機率是因為她的名字太過普通,在清末民初之時,金鳳幾乎是女子最常見的名字之一,遠不如賽金花那樣獨特和響亮。
金鳳最早是蘇州有名的「煙館西施」,所謂「西施」,是江南民間對某個行業里最美女性的稱呼。
清末時期,上海評選出的十位名妓
魯迅小說《故鄉》里的楊二嫂,被稱為「豆腐西施」,也是這個意思。在當時蘇州的煙館中,金鳳的容貌首推第一,因此被譽為「煙館西施」。
金鳳所在的煙館開在大成坊巷口,她人長得漂亮,皮膚白皙,為人八面玲瓏,聰慧伶俐,深得蘇州文人墨客的喜愛。
據說,貴池劉氏后裔劉公魯,每天抽鴉片必到金鳳的煙館中,無金鳳不歡,一榻橫陳,由金鳳調煙燒泡,兩個人面對面躺在煙榻上,邊抽邊聊,好不快活。
清末北京娼妓選秀的「才科博士」花君
有一天,劉公魯甚至把家中的秘本也忘在了煙館里,直到金鳳將煙館轉讓給他人,他才從此戒了煙。
金鳳有很多追求者,其中財勢最大的是上海巨商任老九,每到周末,任老九總是風塵仆仆地來往于蘇滬之間,為的不過是一親金鳳的香澤。
上海灘十里洋場,竟找不出一人與金鳳媲美,可見金鳳之嬌俏可人,嫵媚妖嬈。
在眾多追求者中,有一位蘇州本地程道台的公子,風流倜儻,玉樹臨風,十分儒雅。
清末北京娼妓選秀的「藝科博士」張金鳳
程公子來得晚,起初只能排在任老九的后面,趁任老九回上海經商的空當,來煙館與金鳳親近親近。
不過,金鳳雖說是風塵女子,卻很有城府和眼光,對待程公子總是另眼相看,漸漸地與程公子變得親密無間,而對任老九則冷落了幾分。
煙館開了幾年,有人勸金鳳干脆搬到倉橋浜去,在清末,倉橋浜是蘇州有名的紅燈區,搬到倉橋浜,就意味著不再像煙館那樣半開門做生意,而是正式做了。
民國時期的倉橋浜
金鳳對這個提議動了心,便從煙館生意中脫身出來,去了倉橋浜。
由于是自由身,金鳳在行業中地位頗高,愛慕她的人又多,男人們在她的身上大把大把地花錢,她曾一度被評為蘇州的「花榜狀元」。
每年正月,蘇州的妓女盛行「兜喜神方」,又叫「兜馬車」,就是乘坐馬車,在金閶道上兜風,這就像上海妓女坐著馬車逛張園一樣。
而每年的「兜喜神方」,金鳳的馬車總是最豪華、最受人矚目的。
據史料記載:
「車中靠墊皆自制,綢面繡以金線鳳凰。」
晚清時期的蘇州
金鳳坐在車中并不避諱人,以手帕掩口微笑,舉手投足,一顰一笑,引得年輕人如癡如醉,為之瘋狂。
調皮的小孩子都用小炮仗和小吃往車廂里丟,仿佛古代潘安、何晏出門的再現,金鳳也不以為忤,她知道這是自己受歡迎的表現。
據說,當年還有人自費印制小冊子,追捧金鳳,這種待遇,在蘇州的妓女中是極少碰到的,絲毫不亞于現在的大明星。
誠然,在當時,女人再出彩,總還是要靠個男人。而各大官宦豪門,也常有將妓女娶回家做妾的傳統。
清末名妓小鳳仙
不過,在一眾強大的追求者中,最終勝出的,卻是平平無奇的程公子。這一點,金鳳早就盤算好了,就等著程公子將自己娶回家。
正當別人嘆金鳳嫁錯郎時,卻驚奇地發現,取回金鳳的程公子,居然開始運勢大轉,沒多久就被任命為浙江某縣的縣令,轉眼間,金鳳就從一介妓女,變成了一個官太太。
每每乘著綠呢大轎,在觀前、護龍街經過時,嬌子里坐著的,是白皙富態的金鳳,街上的婦女紛紛投去欽羨的目光。
清末名妓楊翠喜
是啊,誰能想到,一個妓女,一跤跌進青云里了。
在當時,金鳳脫胎換骨,成功融入體面家庭的故事,成了蘇州婦女界的一個傳奇,人盡皆知。
難能可貴的是,金鳳在華麗轉身后,也不曾忘了舊日的情誼,每每見到以前的同行,總是點頭行禮,毫不矜持。
有個在茶館賣狀元糕的男子,曾是金鳳的「恩客」,當初也是大富之家,為她蕩盡了幾十萬家財,最終淪落到做小販的境地。
清末名妓洪連生
一天,金鳳在街上看見該男子的落魄狀,賞了他30元錢,她不是那種富貴了就變得無情無義的女子。
細數清末時期的蘇州名妓,金鳳無疑是成功轉型的典范,福大命好,這在整個行當中,都是極為罕見的。
相形之下,賽金花雖曾貴為「狀元夫人」,但大起大落,終其一生為妓,盡管充滿傳奇,卻仍逃不過苦雨凄風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