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每看到一些既難伺候、又不實用的家居用品,被沒完沒了地吹上天的時候,我就想站出來說點真話。
雖然可能會得罪人,但真不想有人繼續著道兒,比如本期總結的這10個,往家里置辦之前,一定要權衡清楚利弊。
我承認,廚房在鋪了地墊后,正如吹捧的那波兒人說的一樣,確實貌美。
但我們的廚房要做飯,比起貌美,易清潔好像更重要。
鋪了地墊的廚房,也就意味著打掃衛生會從一層增加到兩層,先是地墊,再是地面。
可能洗菜稍微注意點,不給地上濺水、滴油,瓷磚地面可以不用每天打掃,但總歸是多了一層,有打掃周期,會增加清潔麻煩。
另外,就是易潔程度,再不滲油的地墊也絕對沒有瓷磚好清潔。
而且,地墊沒有瓷磚耐用,在廚房這個多水多油的環境中,使用壽命頂多一兩年,一旦鋪上,后面更換又是成本。
品牌我就不說了,但凡種草過白色水龍頭的應該都是他家的。
膚白貌美的水龍頭,和陶瓷盆真的協調,如果你對白色水龍頭也動了心,先別著急買,先看一下我家用了半年的真實狀況。
因為是抽拉龍頭,手會經常動花灑頭,但手接觸的位置,明顯都已經變黃了,而且這種變黃,是那種氧化+滲色的顏色,用抹布和清潔劑是擦不干凈的。
除了變黃外,平時的清潔也很麻煩,因為縫隙多,擦洗時單用抹布是擦不干凈的,縫隙處得再單上小刷子刷。
再回過頭來想想,當初對顏值的追求不過是執念罷了,關于涉水用具,鍍鉻屹立這麼多年一定是有道理的。
真心奉勸大家別像我一樣,被顏值沖昏了頭腦,更何況鍍鉻的材質的,品質好點的,色澤、質感也不差。
說到這種半自動晾衣架,在極簡的全自動晾衣架未流行起來之前,家里有烘干機、又有點裝修追求的人,應該都入了它的坑。
沒錯,說的就是我這個大冤種,花一千多買了這麼一個晾衣架回來,說是作為烘干機的輔助,晾曬個小件衣物。
但父母的使用習慣、有了孩子以后洗衣頻率增加等等因素,這個晾衣架上時時刻刻也是掛滿了衣服。
可當我把它當一個普通晾衣架時,問題來了。
它并不能像普通衣架一樣承重,只要掛的衣服多了,盒子就會傾斜,得手動再推回去一下,真怕有天推不回去,或者掉下來了。
現在人裝修,都講究個灰色磚,不顯臟,而且追求亮面的,拖起地來順滑。
理似乎是這麼個理兒,可實際用起來,好像并不是這麼回事。
拖地因為表面光滑,是很順滑,但拖完以后,又因為其光滑的表面,極易反光,留下的水痕會在光的反照下一清二楚,如果細看,相當于拖了個寂寞。
關鍵是不管用什麼拖把,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,要得避免,就得用抹布擦。
實在沒辦法,只好給家里再添置一個能夾著抹布的平板拖,好在現在的這種超細纖維玻璃布做的很牛,擦完的地面能不留一絲絲痕跡也不掉毛絮。
否則,每天面對斑駁的地面,好心情都會受到影響吧?
在挑選地板時,同樣花色,我們可能會選擇手感更好的。
尤其是木地板,覺得木紋清晰的品質感更佳。
等用了以后才發現,木紋觸感明顯的,其實是表面做了拉絲工藝。
而這種拉絲工藝,應用在我們整天腳踩的地下,會藏污納垢,即便是每天拖地,縫隙處都少不了積臟,要得干凈,時不時就得用小刷子刷。
作為家里清潔頻率最高的地面,也不知道是我落伍了,還是對清潔度要求太高,真的是受夠了這種拉絲地面。
關于成品浴缸,如果你不清楚它的進入尺寸要求之前,我勸你一定要慎重。
首先,它是不可能完全緊貼著墻壁的。因為它的進入尺寸要求是浴缸對角線尺寸,否則浴缸進到衛生間,是落不到地上的。
然后是另一種情況,衛生間在有包管的情況下,在包管以外的地方落好,再推進去。但是尺寸卡的再準,也還是會有一兩公分的空隙。
對于完全想嚴絲合縫的人,更建議用嵌入式浴缸,雖然和瓷磚砌起來的地方會有拼接,但至少不留衛生死角。
這兩年,隨著人們對家居舒適度的追求,功能沙發也跟著火了起來,基本上品牌高端一點的沙發,都會留一個單人位做功能區。
從外觀看,收合狀態和普通沙發好像無異,實際用的時候,要得功能區完全舒展開,沙發背后就得用空間。
也就意味著沙發不能靠墻放,會有一個大約10-20公分的空隙,而這個空隙,毫無意外的是衛生死角。
而且,這類型的沙發,既做不了高腳,也不能直接落地,底部會留幾公分的小縫隙,依舊是臟污、小件最喜歡的棲息地。
所以,在入手這類型沙發之前,要考慮清楚,是否能接受它的痛點,否則買回去再后悔,也就只能妥協了。
這種拼板餐桌的設計,我真是見一次吐槽一次。
以前我還以為是桌面裂了,後來才知道是專門給桌面之間設計的一條縫隙。
且不說這美觀度是一般人欣賞不來的樣子,就說它作為一個餐桌,中間有一條縫,真的不怕掉飯菜、米粒、油漬進去嗎?
如果不小心掉進去,我該怎麼擦?要用針挑出來嗎?
我嚴重懷疑它是因為板子不夠,拼接起來哄弄人的,但還真有人著了它的道兒。
雖然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人家,出于怎樣的心態才會買這樣的餐桌回去,但這設計,一看就不是給普通人做的,反正我不會買。
在糾結廚房台面用弧形擋水條還是普通擋水條時,總能聽到大家對弧形擋水條沒完沒了的吹捧。
弧形擋水條是比普通擋水條少了一條膠粘縫,會好清潔一些,但還是有縫隙的,只要有縫,又常涉水,打膠的地方還是會發霉。
其實,能考慮到弧形擋水條好清潔的人,肯定是對清潔度比較關注的。
如果遇到自家廚房玻璃膠發霉,除了日常用完及時擦干,保持干爽外,也可以用除霉劑對發霉發黑的地方進行清除。
比較好用的是涂抹類除霉劑,它里面的成分能滲透進玻璃膠內部,將霉菌從內至外完全分解掉,玻璃膠自然會恢復之前的顏色。
如果是冰箱膠圈或洗衣機膠圈也有發霉發黑的情況,并且用抹布擦不掉時,也能涂抹除霉啫喱進行反應清理。反應完基本和新的一樣。
講真,也不知道是我跟不上潮流還是咋,我一直認為木紋磚是個奇葩的存在。
如果要木紋的顏色,完全可以選木地板啊,或者想要地板的質感,也有更多的花色可以選擇啊!
本身就沒什麼好感,再看到閨蜜家真實鋪上后的樣子,就更是要給大家避避雷了。
不管當初是啥顏色美縫,用久了都會變成黑色,又因為木紋磚比較小,縫隙相對集中,木質與黑色形成鮮明的對比等等,地板看起來是真的臟。
我問閨蜜后悔不,她說早知道這麼難伺候又不實用,白給她她都不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