呂雉的父親呂公,因躲避仇家追殺逃亡至沛縣,很快就與沛縣縣令熟稔了起來。縣里的官員聽說后,紛紛前往呂家祝賀遷居之喜。當時的蕭何是縣里的主吏,也奉縣令之命前去呂家幫忙擺設宴席。正在附近蹭飯的亭長劉邦,聽說此事,自然也要湊這個熱鬧。
劉邦這個人,向來口袋里沒有多余的錢財,但他還是大大方方在禮單上寫上「賀禮一萬」。呂公見狀大怒,正想趕走這個無禮之徒。就在這時,劉邦抬頭看向呂公,眼神中透著一絲狡黠。他嘴角上揚,露出一個笑容,雖然只是一瞬間,呂公還是呆住了。
這一刻,呂公仿佛看到了劉邦未來的作為。他會帶領百姓推翻腐朽的統治,會建立一個普天之下的大國。呂公相信,自己的預判從未出錯過。
「這個小子,必定會大有作為。我呂家,怎能錯過與他結親的大好良機!」呂公默默想到。
他當即決定將自己的女兒呂雉許配給劉邦。眾人聽說此事,都嘩然失色。呂雉才十幾歲,正是美好的少女時光,眉清目秀,身姿窈窕。而劉邦已三十出頭,身無長物,這樣的婚事實在叫人無法理解。
「公子誤我!」眾官吏紛紛勸諫,但呂公的決定已定。劉邦欣然成婚,新婚之夜,羞答答的呂雉被送進洞房。劉邦卻興味索然,心不在焉。他凝視著身邊的佳人,心中五味雜陳。
婚后不久,劉邦便四處征戰去了。呂雉一個人帶著兩子一女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孜孜不倦地種地織布,獨自支撐起這個家。
三年的光陰就這麼過去,呂雉的兒女也漸漸長大。大兒子劉盈已經能幫著媽媽干些粗活;女兒則開始學習料理家務。呂雉將一身家政技能傳授給女兒,時不時還逗弄幾句,讓她早些為自己挑選一個好婿君。
呂雉的生活一成不變,劉邦卻在外面聲名鵲起。他聯合陳勝吳廣起義,接著又在胡陽關大破秦軍,一時間名聲大噪。
三年過去,劉邦終于稍有作為,被封為漢王。然而,他依然沒有把妻兒接到身邊,使得南陽的王陵看不下去,決定親自將劉邦的父親和妻兒接到劉邦身邊。
就在王陵啟程的前一天,楚軍突然來襲,王陵不得不擱置此事。呂雉和孩子們只能繼續在南陽輾轉飄零。
公元前205年,劉邦趁著項羽不在,突襲楚都彭城。怒不可遏的項羽立即兵分兩路,一路親率主力回援,一路派龍且襲擊劉邦的根據地豫章。
兩軍在睢水決戰,劉邦大敗而逃。項羽趁機呂雉等劉邦的家人盡皆俘虜。
呂雉入了楚營,和項羽相處了兩年多。這兩年里,她看清了項羽那份為國為民的大無畏精神,也看清了劉邦的薄情寡義。
每每想起劉邦,呂雉就忍不住落淚。她始終不明白,自己究竟哪里得罪了劉邦,竟然二十多年如一日地被他冷落。
而項羽待她如妹,絲毫未受一點褻瀆。他時常親自為呂雉獻上鮮花和美食,讓她感受到久違的關懷。
日復一日,呂雉的心,已經悄悄地傾向了項羽。或許,自己一開始就不該嫁給劉邦,而該和項羽在一起。呂雉知道,就算和項羽在一起,也不會有結果。但至少,這份感情是真誠的。
兩年多后,劉邦約項羽到濮陽會面。雙方議和,項羽放回了呂雉。
回到劉邦身邊,呂雉心中五味雜陳。她明白,自己和劉邦的感情,已經隨時間的流逝而消散。
不久后,劉邦讓呂雉生下了第二個兒子。對呂雉來說,這只是一場交易,劉邦需要一個兒子來確認自己的地位,而呂雉也只是完成了一個妻子該做的職責。
然而,命運弄人。劉邦在與項羽的賭局中不斷取勝,最終逼得項羽自刎于烏江。呂雉得知此事,痛苦欲絕。她悲憤交加,對劉邦的仇恨達到了頂點。
一念及此,呂雉下定決心要為項羽報仇。她開始在朝堂之上悄悄地聚集勢力,策反重要大臣。終于,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,呂雉發動政變,親手殺死了劉邦。
在劉邦倒下的一瞬間,呂雉心中五味陳雜。也許,正是因為摯愛的離世,自己的心才會狠了起來。此生再無摯愛,于她而言,活著又有何意義?
呂后助漢高祖創業,又輔漢文帝修政,對漢朝的建立和鞏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。然而,她內心的波瀾壯闊,其中的故事,卻鮮為后人所知。
感情的糾葛,往往難以理清。呂后一生的痛苦與掙扎,都是那段掩藏在歷史中的情感所帶來的。她也不過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女子,她愛過,恨過,哭過,笑過。
命運的齒輪將她推向了無奈的境地,她的仇恨最后化為了一場血雨腥風。然而,過去的種種,終究只能埋葬在歷史的長河中。
呂后已經遠去,她此生的故事,也漸漸被人遺忘。然而,她曾經真摯的愛意,值得被銘記。
也許在她臨終前,會想起那個深深吸引過她的男子。縱然結局已定,縱然身后注定腥風血雨,然而那些日日夜夜,曾經發自真心的思念,已成為她這一生最浪漫的傳奇。
版權所有,禁止轉載。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