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,是真的不,自從學會了「家務糊弄學」,我的生活輕松,家庭和睦,連陪孩子的時間都多了不少,何談臉紅?—網友@居居
家務是門學問,你要深耕其中,精細化運營,那恐怕一天八小時都不夠,但如果你有心「糊弄」,那可能每天不到一小時就搞定,省下的時間,健身閱讀看電影,隨便干點啥不行?
要知道,對于年輕人來說,糊弄并不等于不做,畢竟,既干凈又省時,才是家務界的天花板!
別說,看到他們的「家務糊弄技巧」,我感覺我這家居博主都甘拜下風,太值得學習了。
同樣都是收納衣物,年輕人明顯更會「糊弄」,老一輩的衣柜,主打疊衣區,每次洗完衣服,都得哼哧哼哧疊半天。
關鍵還不經折騰,家人稍微拉幾件衣物,就亂如牛毛。
人家年輕人就不一樣了, 直接把傳統衣柜改為壁櫥,且掛衣區遠遠大于疊衣區,這樣一來,還存在什麼疊衣服的問題啊,掛在晾衣架上的衣服直接拿進來,再掛到壁櫥里即可,一來一回省不少事兒。
而對于必須疊放的小衣物的收納,也很簡單,用這種透明的抽屜式收納箱就能解決,有時間了就將小物件有序疊放在收納箱里,沒時間了,直接塞里面就行,從外面看也不顯亂。
而且,壁櫥一般都搭配金屬掛架,靈活且環保,內部收納空間還更充足。
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說,當代年輕人的衣柜糊弄學都完勝。
襪子板正的疊好,內褲有序地擺放,這種精致的收納方式,確實養眼又好看,但家務量也絕對不小。
年輕人工作繁忙,偶爾心血來潮,可能能達到以上程度,但長期保持,幾乎不可能。
所以,他們更傾向于「糊弄」,買幾個收納箱,內褲、襪子分類裝,已經是對它們最大的恩賜。
況且, 他們覺得,內褲、襪子每天都要更換,收納的如此整齊,大可不必,放在順手處,方便拿取才是王道。
還有更糊弄的,怕用夾子晾曬襪子麻煩,直接選擇吊籃,洗完扔上去,干了一股腦塞進抽屜里,不得不說,這種方式聽起來真的很節省時間呢。
怕洗碗機洗壞廚具,因此部分廚具選擇手洗?不存在!只要不能進洗碗機的廚具,都將面臨淘汰!
我身邊的朋友, 買了洗碗機后,就將家里的鍋具全部塞進去洗,洗壞的就淘汰,并從此以后再也不買此類材質,直到篩選到適配洗碗機的,所以,他真正享受到了洗碗機解放雙手的快樂。
比如,木質的砧板容易被洗壞變形,他就把砧板換成不銹鋼的;
電煮鍋不能塞進去洗,就換成分體式的;
釉上彩的餐具會掉漆,那就全換成釉下彩的;
......
總之就是,逆洗碗機者亡!
除此之外,他家的洗碗機除了能洗碗之外, 孩子的玩具、客廳的水晶燈、煙機罩等等,凡是硬的東西,均可塞進去洗,減輕了不少家務量。
所以,家務糊弄學的一點就是,舍得,適當舍棄才能得到更多減少家務的快樂。
好看的床品千千萬,但買太多,收納是真的麻煩,占地方又費勁,而且,那麼多種花色,你買的過來嗎?
當代年輕人為偷懶, 床品也開始極簡,每間房只買兩套四季款的,一年四季都能用,不喜歡了再更新換代,丟一買一,家務無形中變少。
有更甚者, 直接只買一套,當天洗+烘,即洗即鋪,更簡潔。
喜歡在家做飯,又想節省時間,年輕人又學會了新的「糊弄招式」—多備菜。
比如, 做飯常用的蔥姜蒜,提前切好凍在冰箱里,用的時候直接拿取,不必再二次準備,節省不少時間。
再就是, 像工作日早上要吃的蔬菜,也可以提前燙熟或者蒸熟,放在冰箱里,第二天做飯會快很多。
別說什麼這樣隔夜的不健康,時間來不及的話,去點外賣可能會更不健康!
合理利用工具,絕對是家務糊弄學的必備技能。
下班回家已經很累了,看著臟臟的地面,再拿拖把去拖,論誰都不會有好脾氣,這時候家人再多一句嘴,分分鐘就能爆發。
掃拖一體機,不僅能幫你把地板清潔干凈,還有助于家庭和睦哦。
雖然邊邊角角可能觸及不到,但也別太糾結了,周內交給它,周末自己再來一次大掃除,也能節省不少時間和體力呢。
以前倒垃圾的流程:拿出垃圾袋放門口-去陽台拿垃圾袋-套在垃圾桶上。
現在倒垃圾的流程:拿出垃圾放門口即可,上面還有好幾個備用的呢。
別說,我這樣試了之后,真是太爽了,已經愛到無法自拔,強烈建議你也試試。
年輕人的這個想法,我是深有體會,95后的妹妹,平時賢惠精致,但有一次我貿然去她家,卻一改常態,家里亂糟糟的,自己也「蓬頭垢面」。
我還以為她家出什麼事兒了,其實就是工作壓力有點大,想放縱一下而已。
她說每次這樣啥也不干, 放縱幾天后,壓力一下子就卸了,工作也會更起勁,她將這稱為「觸底反彈」。
不管是不是真的觸底反彈,但糊弄糊弄生活,讓自己心情變好,也不是不行。
所以,不想做的時候就擺爛,偷偷懶,家務可以找人來做,孩子讓老人幫幫忙,讓壓力有個出口,生活會走的更順暢,這種灑脫,我們真的可以向年輕人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