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有很多人都和我一樣,就是在新房裝修前,會先根據自己的喜歡,給空間確定一個風格,讓效果出來后更加整體統一。當然,由于審美不同,有時也會與家人產生分歧。
可當我看了下面這位屋主的家后,才發現自己被誤導了,沒想到空間做去風格化設計,不僅兼顧到了每個家庭成員的審美,效果出來后同樣很和諧。同時,大量的小細節處理,也讓空間真正做到了人性化,真的太羨慕了。
本案位于蘇州,面積89㎡,傳統小三室格局,屋主是一對小夫妻。對于空間, 屋主希望能以兩人居為核心設計,并且擁有較高的審美,可嘗試各種有趣的風格元素。
原戶型硬傷十分明顯,比如餐廳比較局促、入戶沒有合適的收納區、空間比例分配不均勻等等。再結合屋主的需求,空間結構這塊也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。
結合現有的空間情況,主要調整如下
1、拆掉衛生間干區墻體,拓展餐廳和過道的面積。
2、書房采用開放式設計,進一步提升入戶后的通透性。
3、主臥門洞平移,并在原門洞處增加家政柜,讓生活動線更加合理。
4、次臥門洞再次平移,釋放出一個洗手台的空間。
入戶即是餐廳,當衛生間墻體拆掉之后,立馬就獲得了更加開闊的視野表現。同時,洗手台采用色彩的拱形設計,一來為入戶打造出了一個視覺焦點,二來也起到了強化空間協調性的作用。
洗手台墻面采用鏤空設計,再通過綠植襯托,除了再一次拓展了空間的通透性之外,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個小窗景,為空間增添了一抹趣味。
洗手台一面網紅落日鏡選擇,吸睛不搶眼,并且與彩色的拱形做到了和諧、統一。
考慮到入戶沒有合適的收納區,進門旁邊設計一組中島台隔斷。外側用來收納鞋子,內側用來收納雜物,既豐富了餐廳的功能性,又解決了入戶的收納需求。同時,一體式的餐邊柜設計,也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操作台的面積。
客廳打破風格限制,以大面積留白為基礎,再搭配上各種成品原木傢俱,既簡潔又不失溫度。同時,灰綠色的皮面沙發選擇,也在復古的氣質中,彰顯出了精致的腔調。
利用各種儲物柜設計的電視墻,充分體現了空間的靈活性,方便后期隨時調整。尤其是一組角組的存在,更是在帶來裝飾的同時,消彌了墻角的壓迫與突兀。
陽台一側增加通體到頂的洗烘柜,這樣既讓空間做到了整潔干凈,又最大程度降低了機器工作時的噪音。
唯一需要注意的,就是冬季使用完烘干機后,需要將柜門打開,揮發內部的水汽。而柜體與陽台之間預留的空間,則是準備擺放貓砂盆的。
得益于衛生間干區墻體拆掉,過道的空間感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。而利用原主臥門洞空間設計的家政柜,不僅方便了日常工具的收納,與墻面統一的柜體處理,也讓空間的整體性得到了提升。
主臥床頭單獨刷上灰藍色的藝術漆,沉穩中不失高級感。尤其是在空間大面積留白的情況下,更是彰顯出了留白與克制的魅力。
整個臥室最大的亮點,就是懸浮床設計了。既在視覺上做到了簡潔輕盈,也方便了掃地機器人清理衛生。當然,這種處理對工藝的要求也比較高。
一門到頂的大衣柜,似乎天生就給人一種純粹的磊落感。而靠近墻角的開架設計,也巧妙打破了白色柜門的單調,并方便了一些裝飾品展示。
書房在原有的空間基礎上,做了開放式設計,并且與旁邊的次臥室之間,增加了玻璃隔斷,最大化提升了空間的通透性。
放棄成品定制的書桌,并用一張1.8長的餐桌來代替,算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處理。不僅滿足了夫妻倆共同辦公、游戲的需求,也再次讓空間做到了靈活。
次臥是預留的客房,由于目前不到,且屋主不想固定布局,所以就搭配了一張高箱床,用來彌補一些儲物能力。
衛生間還是保留了干濕分離布局,這里有一個小建議給到大家,就是洗手台盡量選擇一體盆。不然盆與台面的接縫處會發黃,哪怕用美縫劑也不能避免。
整個案例看下來,我真想把自己家拆了重裝。同樣是90㎡左右的戶型,別人家不管是空間布局思路,還是細節優化,又或者居住舒適性,都有著太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了。所以大家也可以來參考一下,真的很不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