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是家世顯赫的「少帥千金」,從小受盡家人寵愛,但她卻在母親不幸的婚姻中,堅定了自己不嫁權貴富少的決心。
她在外求學時,家族遭遇了巨變,父親被幽禁,母親又身患癌癥,她在挫折中變得更加堅韌,與出身平凡的丈夫結婚,把生活過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。她就是張學良與于鳳至唯一的女兒張閭瑛。
-1-
1915年,15歲的張學良在父親張作霖的安排下,迎娶了年長自己3歲的于鳳至為妻。
于鳳至的父親是奉天有名的大商人于文斗,一次張作霖去于家做客,看見了長相清秀、知書達理的于鳳至,他早就聽人說過于文斗的女兒「福祿深厚,乃是鳳命」,便想到自己年少輕狂的兒子張學良,覺得只有于鳳至這樣的女子,才能駕馭得了這個「將門虎子」,便跟于家定下了這門婚事。
張學良知道父親為自己安排了一樁包辦婚姻,女方還大他3歲后,說什麼都不同意這門婚事,父子倆為此爭吵了很多次,鬧得不可開交……最終張學良抗爭無果,還是答應了這門婚事。
婚后,剛開始張學良對于鳳至還有些抵觸,但慢慢發現于鳳至溫婉賢惠、知書達理,反倒是自己總耍少爺脾氣,她也從不計較。
他在不知不覺間被妻子馴服了,對她十分尊重,一直親切地稱呼她為大姐。
結婚第二年,于鳳至就為張學良生下了女兒張閭瑛,她也是張學良唯一的掌上明珠,深得張學良的疼愛。
後來于鳳至又生下了三個兒子,分別是長子張閭珣、次子張閭玗、三子張閭琪。
-2-
當時,有權有勢的軍閥們大多妻妾成群,張作霖自然也不例外,張學良在這樣的家境中耳濡目染,從小就種下了多情的種子。即便家有賢妻,他依然四處留情。
于鳳至是個聰明女人,時刻提醒著自己,身為名門閨秀,又是少帥夫人,一定要豁達些,不必為了那些鶯鶯燕燕鬧得失了張、于兩家的顏面。
隨著張學良年齡的增長,魅力也是與日俱增,總有女子為他動情。在結婚第七年,就遇見了年輕貌美、又有才情的谷瑞玉。當時張學良對她雖然心生愛慕,卻自知家有賢妻,只能感嘆有緣無份了。
沒想到谷瑞玉為了見他一面不懼生死,冒著戰火硝煙來到陣前見他,少帥被她這番深情打動了,決定迎娶她過門,但礙于與妻子的約定,只能讓她當隨軍夫人。直到1931年兩人失婚,谷瑞玉也不曾進過大帥府。
在1927年時,26歲的張學良又對風姿綽約,楚楚動人的趙四小姐一見鐘情,兩人感情迅速升溫。16歲的趙四小姐為了跟他在一起,不但與家人斷絕了關系,背負了小三的罵名,還跪在于鳳至面前乞求成全。
于鳳至雖然能忍受丈夫在外面沾花惹草,但不讓別的女人進大帥府是她的底線。于是在大帥府外給趙四小姐蓋了一幢小樓,讓她做了張學良的隨身秘書。這樣做既保全了自己的底線,也讓丈夫感恩戴德,無話可說。
于鳳至雖然識大體,但她畢竟是個女人,對于丈夫一而再地為其他女人動情,她內心的痛苦只有她自己最清楚。
早慧的女兒張閭瑛,自小在大帥府長大,見多了女人的爭風吃醋,又目睹了母親在包辦婚姻中的隱忍和痛苦,所以她從小就有一個堅定的想法,以后一定要嫁給一個與自己真正相愛的人,絕不要包辦婚姻。
-3-
張閭瑛長大后,有人有意撮合手握一方兵權的張家,與掌管財政大權的孔家結親。張閭瑛與孔祥熙的兒子孔令侃剛好同齡,如果兩家能結親,自然是強強聯合。
但孔令侃是個紈绔子弟,每天只知道奢侈享樂,縱情聲色,身邊總是少不了鶯鶯燕燕。
當張閭瑛了解孔令侃的為人后,堅決反對這門親事,還放話說:「今生都不會嫁給這種權貴富少,要嫁也是嫁給有才有德的男子」。在張閭瑛的一再抗拒之下,兩家的聯姻也化為了泡影。
張閭瑛是個很有想法的人,她一直想出國留學,見識下外面的世界。但父親張學良卻舍不得這個寶貝女兒,就以她年齡小為由拒絕了。
後來九一八事變,全國都在聲討張學良。1934年,張學良下野后,就帶著于鳳至和孩子們去了歐洲考察,而早有留學打算的張閭瑛,決定留在歐洲學習,張學良雖然舍不得,但又覺得孩子們在國外就不會受到他的影響,于是讓妻子帶著幾個孩子留在了國外。
張閭瑛此時正沉浸在可以留在國外學習的喜悅之中,完全沒有想到此次與父親分別,再見時已經是幾十年后。
-4-
1936年,張學良與楊虎城一起逼蔣聯共抗日,造成了震驚中外的「西安事變」。事后,蔣一直耿耿于懷,在1938年,將張學良幽禁了起來,于鳳至聽說后,安頓好國外的幾個孩子,就匆匆返回國內陪張學良共患難。
而張閭瑛則在母親的安排下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求學,她正是在這里邂逅了一生摯愛——陶鵬飛,他是從東北大學赴美深造的青年才子,雖然出身于普通家庭,但他陽光帥氣,積極上進,兩個人又志趣相投,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,很快就墜入了愛河。
1940年,母親于鳳至陪著父親張學良輾轉各地整整三年,幽禁的地方都是地處偏遠,環境惡劣的山村,長年累月的辛勞,加上內心巨大的壓力,讓她積勞成疾,患上了乳腺癌,因為當時國內的醫療條件有限,張學良便請求將妻子送去美國治療,于鳳至揮淚告別了丈夫,卻沒想到這一別就是一生。
張閭瑛一直陪在母親的身邊,陪她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化療,還有兩次大型手術,每天看著母親飽受病痛折磨,她心疼難過,卻又得在母親面前保持堅強,自己還要兼顧到自己的學業。幸好有陶鵬飛一直陪在她身邊,幫她分擔,給她鼓勵和安慰,她和母親才度過了那段難熬的時光。
後來在母親的見證下,張閭瑛和陶鵬飛正式結為了夫妻。婚后,夫妻倆定居在美國,一邊工作生活,一邊陪伴和照顧著母親于鳳至。他們倆一直互相扶持,互相陪伴,過著幸福的生活。
雖然他們在美國的生活幸福安穩,但張閭瑛一直思念著最疼愛自己的父親。
-5-
直到1961年,張閭瑛和丈夫去台灣參加研討會,她趁此機會申請去探望父親,結果被拒絕了。張閭瑛和陶鵬飛四處托關系找人,幾經周折,才終于見到了父親張學良。
距離上一次歐洲分別,已經過去了27年,此時的張閭瑛已嫁人生子,父親張學良也已經不再年輕。父女倆見面,相擁而泣,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感嘆。
這也是張學良第一次見到女婿陶鵬飛,但父女倆時隔20多年的見面,也只有1個多小時,很多話都沒來得及說,很多思念都沒來得及傾訴,就又匆匆分別了。
1990年春,74歲的張閭瑛和丈夫送走了老母親于鳳至。于鳳至雖然有三個兒子,但都早早地過世了,晚年時,只有女兒張閭瑛陪在身邊,連身后事都是女兒女婿一手操辦的。
于鳳至去世的第二年,91歲的張學良就重獲自由,去了美國,父女倆又是時隔30年的再相見。
這輩子他們有緣成為父女,但真正的相處時光只有最初最美好的那十幾年。在父親獲得自由后,她經常去探望父親,父女倆有說有笑,仿佛又回到了她的童年時光,在父親身邊,她依然是個受盡寵愛的女兒。
張閭瑛的人生或許并不完美,也有不少遺憾,但她的整個人生還是幸福的,她有個愛她的丈夫一直陪在身邊,比起她的母親于鳳至來說,她要幸福得太多太多。
張閭瑛這一生雖然經歷了家族的巨變,親人的分離,但她一直對生活抱以樂觀的態度,也更加珍惜親情和愛情,所以才能把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模樣。
版權所有,禁止轉載。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。